为进一步培养青年大学生扎根基层,助力民生保障,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曾获“调研中国”百强重点团队的实践队伍再次获评校级重点团队,8月9日至13日,该团队再度启程,赴山东济南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本次调研由学院辅导员贾戈担任指导教师,靳淑颖等11名电子信息专业学生组成实践队伍,以医保政策宣讲以及数据分析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访政策实施成效,传递惠民红利,以专业力量助力民生发展,切实提升群众在医保服务中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一、座谈交流,解码医保政策新动态
8月9日上午,调研队一行走进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开启实地调研。实践团队在医保办会议室与主治医师王娜等工作人员开展座谈交流。王娜详细介绍了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医保服务体系,重点解读山东省新推出的“异地就医备案流程优化”政策,以及医院在落实政策中推出的便民举措,她表示希望有更多青年的力量加入到政策宣讲和数据分析当中,在社会传播正能量,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座谈中,团队成员运用所学信息专业针对医保数据智能化管理发展与工作人员展开热烈探讨。据了解,早在2022年,“医路同行”调研队就曾走进山东省肿瘤医院等地开展实践,足迹覆盖山东济南、云南昆明等地,积累了丰富的调研经验和实践数据。团队成员结合专业知识与过往实践经验,运用数据分析模型对异地就医人次、结算效率等数据进行初步研判,并就“优化异地就医服务资源配置”等问题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现场互动频繁,思想碰撞激烈。成员们纷纷表示,政策的每一处数据的优化和分析都承载着群众的期盼,党和国家对民生细节的关注,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为民服务”的厚重分量。


二、志愿服务,感知医保服务新流程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调研队参观了医院医保服务大厅的政策宣传区。随后,团队成员现场学习了跨省异地就医的全流程,化身政策讲解员,作为志愿者现场引导就医人员办理手续,从线上备案操作、门诊挂号到检查单审核、费用结算,成员们每一步都耐心指导。靳淑颖在体验后说:“从‘纸上流程’到‘亲身体验’,才真正明白政策落地需要多部门协同,民生服务真的要‘细之又细’。”通过实地服务,团队成员对异地医保有了更加清楚地认识。


三、政策宣讲,架起惠民服务连心桥
8月11日—13日,调研队走进社区开展政策宣讲活动,通过发放手册、现场答疑、问卷调研等方式,向居民讲解异地就医备案渠道、报销比例等实用信息。同时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优势,将专业知识与惠民政策宣讲深度融合。在发放手册环节,调研队成员精心设计了手册内容。他们利用所学的可视化编程知识,借助代码将异地就医政策以流程图的方式清晰呈现,让居民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关键内容。问卷调研环节更是体现了专业特色。调研队借助数据分析技术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更精准地了解居民对政策的知晓程度和实际需求,为后续服务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此次实践调研,团队成员不仅深入了解了异地医保政策的最新进展和实施成效,并且运用所学专业进行数据分析,作为宣讲人深入社区乡村,将惠民政策传播到千家万户。这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用三年时间走遍三市,将课堂所学转化为“信息+医保、信息+便民”实践报国路径,惠及群众近百人,足迹遍布济南、昆明、德州等地,“医路同行”调研队作为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继续前行,在实践的道路上不断传承与发展。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推进实践育人,引导青年学子将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扎根基层、服务民生,以青春之力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撰稿:贾戈、冯诗源、靳淑颖;审核:李慧)